昨日(13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获悉,起源于德国的一种“被动房”即将在生态城启动试点,与传统住宅相比,“被动房”将有效降低建筑能耗90%以上,并节约居民2/3的采暖费。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生态城拟选取公屋二期项目4号、5号两栋楼作为被动房推广研究试点,涉及房屋套数108套,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此外,6月,生态城中心渔港将启动商港开港试运营,使中心渔港从单一的渔业功能港口升级为集冷链、旅游、贸易为一体的地方一般性综合港口。来源,被动式住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建筑保温隔热和气密性,使建筑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冬天居民几乎可以不用暖气,可节约2/3的采暖费。被动房可大幅降低建筑能耗,使节能率由目前普通建筑的75%提高到90%以上。同时,建筑采用新风回收系统,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提升空气质量,为城市减霾。该系统还将室外新鲜空气过滤后引入室内,长期使屋内保持空气流通,即使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感到闷热。 城市快报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组织审查,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13(J)/T177—2015,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由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此外关于被动房的国内标准还有此前发布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透明部分用玻璃》协会标准。
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能源署合作开展的国家级科技合作项目---中德“被动式节能建筑示范项目”中国内三个合作项目之一,也是我国严寒地区的第一个被动式房屋,它的建成证实了在严寒地区被动房依然能保持优异的节能性。主要采用了以下节能技术:
一、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保温层采用厚度300mm的EPS石墨保温板(U值为0.03W/m2),墙体U值为0.13W/m2.
二、外窗系统:外窗采用单框双层双low-e铝包木窗,U值仅为0.8W/m2.
三、围护结构气密性:在窗口增加密封带设计,在电源插座等位置及安全门锁点及门周围做密封处理
四、天棚柔和式微幅射系统:该系统是将采暖和制冷的水管埋设在混凝土楼板中,让有温度的水再管线内轻柔流动,让埋设水管的楼板和室内空气的温差产生相互辐射作用,夏季吸热,冬季散热
五、新风系统:为了达到冬季送入室内的新风达到18℃的要求,采用了生物质锅炉和生物质燃料。
“在水一方”C区是中德合作“被动式-低能耗住宅”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80344㎡,一期四栋C12#、C13#、C14#、C15#楼于2012年3月28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28050㎡。2012年10月项目主体封顶。2012年底,C15#楼样板间装修完成。2013年1月,对六间样板间进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房屋气密性、热工性能及热回收通风空调一体机热回收率等各项测试,测试结果达到德国被动房建设标准。
2013年2月16日,两个家庭分别入住C15#东、西两套体验房进行为期一年的居住测试体验。经过前半年居住测试,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₂含量、噪音、风速、能耗等内测试的结果均符合德国被动房屋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住宅”与我国现行65%节能标准的建筑不同,不仅对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控制热桥、室内环境质量、噪音处理、热回收效率等现行节能标准未做明确要求的方面,也提出了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节能建筑相比,“被动式-低能耗住宅”具有诸多优点:改变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取消传统的供热(制冷)系统,用极少的能量即可满足供热(制冷)需求;减少CO₂排放,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能提供适合人体需求的室内温度、湿度和安静的空间,并保持室内空气质量,CO₂含量不超过1000PPM(0.1%),确保居住环境舒适。
“在水一方”C区项目采用围护结构的保温系统使热量传导的损失和通风系统中的热损失最小化,年供暖能耗每平方米可节约30.53千瓦时,每年将节约标煤998吨,节省制冷采暖费用198万元,减排CO₂2595吨。
一、基本设计规定
1、被动式房屋的规划和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建筑朝向宜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2、被动式房屋应满足自然通风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3、被动式房屋应充分利用自然光。房屋采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住《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规定。起居室与书房的自然采光应满足书写和阅读要求。
4、电梯、水泵、照明、家用电器等用能设备应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节能产品。
5、宜选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被动式房屋的主要用能来源。
6、被动式房屋宜符合紧凑型设计原则,体形系数宜小于0.4。
7、被动式房屋的外围护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外围护结构的呆温层应连续完整。严禁出现结构性热桥外围护结构应采用外保温系统; 外保温系统的连接锚栓应采取阻断热桥措施,
8、被动式房屋的气密层,应符合下列规定;房屋应具有包绕整个采暖体积的、连续完整的气密层:每一居住单元应具有包绕整个采暖体积的、连续完整的气密层:由不同材料构成的气密层的连接处.必须妥善处理.以保证气密层的完整性,
二、室内环境规定
1、室内环境应全年处于舒适状志井符台下列规定:a室内温度宜为20-26℃,超出该温度范围的烦率不宜大于10%.b室内相对湿度宜为35-65%。C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宜大于1000ppm.d围护结构非诱明部分内表面温差不得超过3℃。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温度3℃。e室内一侧门窗不得出现结露。
2、室内允许噪声级应付合下列规定:
A 卧室、起居室、和书房≤30 dB
b放置新风机组的设备机房≤35 dB
三、房屋气密性规定
1、室内气密性应符合在室内外压差50pa的条件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不超过0.6次的规定。n50 = 0.6/h
四、能耗和负荷规定
1、房屋单位面积采暖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屋大内面积的年采暖需求Qh≤15 kWh/(m²a)
—房屋单位面积采暖负荷 Qh≤10 W/m2
2、房屋单位面积制冷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屋大内面积得年制冷需求Qh≤15 kWh/(m²a)
—房屋单位面积制冷最大负荷 Qh≤20 W/m2
五、一次能源需求规定
1、房屋能源需求必须用一次能源需求计量。
2、房屋的一次能源需求,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暖的房屋单位面积年一次能源需求≤60 kWh/(m²a).;
—制冷的房屋单位面积年一次能源需求≤60 kWh/(m²a).;
—通风的房屋单位面积年一次能源需求≤60 kWh/(m²a).;
—房屋单位面积年一次能源总需求≤120 kWh/(m²a).。
六、通风系统设计规定
1、被功式房屋应设置带有高效热回收系统的通风系统,并满足每人每小时30m3新风量的要求
2、通风系统的热回收效率宜≥75%.一通风系统的热回收率由选用机组的性能决定
通风系统的通风电力需求宜≤0.45wh/m3
七、照明和遮阳设计规定
- 被动式房屋的立面设计宜满足自然光日间照明的要求。当利用自然光照明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 850034的规定。
2、对地下车库等需要日间照明的地下设施,宜采用太阳能光照系统满足日间照明的要求。
3、被动式房屋的南向外窗。宜采用水平固外遮阳设施。其挑出长度宜同时满足夏季太阳光不百射到室内和冬季日照尽量充足的要求。
4、被动式房屋的东西向外窗。可采用固定或活动外遮阳设施。
- 活动外遮阳阳设施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线调节功能且宜具有智能调光和抗风措施。
八、防火设计规定
1,防火设计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2,应采用燃饶性能等级不小于B1级的保温材料
3、木结构房屋应采用燃烧等级为A1级的保温材料
4、防火隔离带的墙体应为应为砌体或混凝土墙体
5、当采用燃烧等级为B1级的保温材料做外墙保温材料时,应设置水平环绕型防火隔或在门窗洞口三侧设置防火隔离带
6、防火隔离带应采用遇火时结构足够稳定且不可燃的岩棉材料、
7、当采用环绕型防火隔离带时,应符台下列规定
a外墙保温系统应延楼层每层设置环绕型防火隔离带
b岩棉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300mm.过梁下沿与防火隔离带下沿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500mm内外两层岩棉防火隔离带应错缝处理.错缝宽度不得小于50mm. 内外两层岩棉防火隔离带的大街高度不得小于200mm.
c如果位于防火隔离带区域的窗户在高度上有位移可以通过下移下沉窗户出的防火隔离带来确保其和过梁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0mm,对于向上延伸的窗户,必须将防火隔离带围绕窗洞上移,移动的距离不得超过1000mm
8、当在门洞洞口三侧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必须在其上册和双侧至少贴满300mm高/宽的复合规定的岩棉条,内外两层岩棉防火隔离带应错缝处理.错缝宽度不得小于50mm. 内外两层岩棉防火隔离带的大街高度不得小于200mm.
9、门窗、百叶窗或卷帘窗与防火隔离带相交的节点处可能会出现保温性能降低的现象,该节点处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室内一侧不得出现结露b 室内一侧任何一点的温度不得低于其它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3℃
10、防火隔离带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火隔离带只允许采用水泥(矿物)聚合物砂浆贴在基层墙体上,
b除贴满之外.还应刘防火隔离带进行锚固,技照每个岩棉条至少配置两个锚栓数的要求,将锚栓固定在防火隔离带的半高处,相邻锚栓间距不得超过600mm.
被动房是节能建筑的领导者,与目前典型的建筑相比,被动房只消耗其1/10不到的能源,即节省90%的能源花费,这意味着被动房的主人们再也不必为日益上涨的能源价格而担心了!
1、被动房每年每平方米面积用于取暖或者制冷的电量不超过15度(实际居住面积)
2、采暖和制冷负荷流失不超过 10 W/m2
3、一次能源消耗不超过120 kWh/(m²a).
4、被动房必须气密性良好,换气率被限制在 n50 = 0.6/h
5、在温暖气候带或者在炎热的夏季,超出规定温度的总时间不超过10%。,
被动房是一种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不仅提供质高价优的建筑,还能提供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它的原理很容易理解:
1、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建筑为了节能,房屋的气密性越来越好,这使得通过建筑物的接头或者裂缝无法提供给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即使开窗通风也不行。空气流通不仅仅关系到舒适度也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所以通风系统对于未来的新住宅或者老住宅改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即使通风系统在建设初期需要额外的投资,但这将被后期使用节省的大量能源所弥补。而且被动房高效的通风系统将大幅减小建筑的运行费用
3、所以被动房的设计理念来了:既然我们需要向室内提供大量的新鲜空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些空气来采暖呢,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量没有任何的增加或减少,也没有任何的噪音或污染,简直是一举两得。
4、空气循环加热这一理念只适用于被动房这种极端保温隔热的建筑,因为热负荷流失必须小于 10 W/m2,以确保空气能够提供维持室内温度的热量
被动房以极少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使建筑在一年四季的舒适度最大化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被动房没有任何采暖和制冷的设备,但可以保持一个你认为舒适的温度几乎不变,如果需要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而那些 极少量的能源消耗还会被被动房周而复始的循环利用。
2、品质
被动房的高品质主要归功于其高水平的隔热和气密性设计,另外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无热桥设计”,整栋房屋没有一个热量的“泄露点”,这消除了屋内低温的角落和过量的热损失。这种设计也可以在另一个方面提高被动房的整体质量,那就是超高的气密性避免了因受潮而带来的对建筑物的破坏。
3、生态
被动房似乎跟生态不沾边,但实际上被动房被证实是环境友好型建筑:它只消耗极少量的一次能源,这会给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破坏;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二次能源与被动房节省的能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为此人们会更愿意已经济的价格建造新的被动式房屋或者把老房子改造成被动房,让保护环境的口号付诸于行动!
4、经济
被动房很贵吗?实际上被动房不仅可以长期节省能源消耗带来的费用,在建造时也具有相当的经济,高性能建筑组件的投资几乎完全被省掉的取暖和制冷设备的花费抵消了。而且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建造被动房会得到财政的补贴。
5、节能
作为欧洲被动房标准测试的一个环节,人们对114栋被动房住宅进行了实地测试,证实被动房平均节能约90%,换句话说一栋被动房所消耗的能量是普通住宅的1/10.
6、多样化
任何有资质的建筑师都可以设计新的被动房,在不同地域的任何新建筑都可以设计成被动房,多样化的被动房设计标准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公共建筑和学校上。
7、改造
通过运用被动房组件任何老建筑都有可能被改造成被动房。
被动房(passive house)是一种同时兼顾节能、舒适、经济的标准化建筑。
被动房不是一个商标名称,而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建筑理念,这种建筑理念可以被任何人应用到任何地方。
被动房不仅仅只是一种低能耗建筑:
被动房的空间制热和制冷与传统老建筑相比节约90%以上,而与新建筑相比可节约平均75%,
在寒冷气候带,一年之中,被动房用于一平方米房间制热所需要的能源仅为1.5L燃油或者1.5立方米天然气,实际上,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普通的低能耗建筑。而在温暖气候带也可以节约巨大的制冷能源消耗。
被动房充分利用太阳能、内部热源、热回收,即使最寒冷的冬季,也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取暖设备,在温暖的季节被动房利用被动制冷技术来保持凉爽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例如:精心设计的遮阳技术。
被动房为人们提供极致舒适的室内环境,即使室外温度极端恶略,室内表面的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变化无几,这是因为被动房的窗户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非常之高,包括屋顶、外墙、地板都能极大的保持室内温暖或者阻止温度向室内传递。
一种先进的新风系统源源不断的向室内提供新鲜的空气,并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保持空气的超高质量,同时其中的高效热回收系统持续回收空气中的热量并重新加以利用。
被动房巨大的节能效果归功于特殊的节能建筑组件和高品质的通风系统,这些不仅使建筑的舒适程度没有打折扣,反而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舒适度。运用太阳能等其他的能源采集技术使被动房可以实现建筑的零能耗。
被动房不仅仅只是一种纸上的理念,实际上在欧洲已经被广泛应用,2008年欧盟议会通过决议号召所有成员国推广被动式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2009年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规定以2020年为界,之后的所有建筑必须是零能耗建筑,这为被动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